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访问量:431323

新疆大学100周年校庆纪念

  • 耕耘边疆科技期刊,助推一流学科建设:新疆大学百年校庆暨《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创刊50周年特稿

    赵新科;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以下简称《学报》)作为新疆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期刊,自1975年出版创刊号以来,始终坚守办刊初心,在服务学校学科发展过程中,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数学、自治区“十四五”优势学科生物学、两个一流学科化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学报》刊文量占前四,这四个学科占《学报》刊文量的60.6%,彰显了学校学科特色.创刊50年来,《学报》由半年刊、季刊发展为双月刊,语种由中文到中英双语,其发展历程记载了新疆大学学科和科研事业的发展进程、学术新人的成长轨迹.《学报》将继续秉承办刊宗旨,展现学科特色,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2024年05期 v.41;No.183 513-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7 ]

数理科学

  • 具有两种传播方式和适应性免疫时滞的HBV感染模型研究

    王泽东;张龙;

    提出了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时滞的HBV感染模型,同时考虑两种感染途径.该模型包括未感染肝细胞、感染肝细胞、游离HBV病毒、CTL免疫反应和抗体响应5个仓室.定义5个阈值:感染基本再生数R_0,抗体免疫再生数R_1, CTL免疫再生数R_2, CTL免疫竞争再生数R_3和抗体免疫竞争再生数R_4.得到了模型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通过分析特征方程、构造Lyapunov泛函和Lasalle不变原理,建立了各类平衡点局部以及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判定准则.

    2024年05期 v.41;No.183 519-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7 ]
  • 对流扩散方程的隐式全离散局部间断Galerkin方法

    赵思敏;宋灵宇;

    研究了对流扩散方程的隐式全离散局部间断Galerkin方法的稳定性和误差分析.将三阶隐式Runge-Kutta时间离散和具有广义交替数值流通量的LDG方法相结合得到全离散LDG格式,通过广义交替数值流通量,建立数值解和辅助解内积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全离散LDG格式的无条件稳定,同时引入广义Gauss-Radau投影,通过投影的逼近性质和一些基本不等式建立了数值方法的最优误差估计,最后通过数值实验验证该方法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024年05期 v.41;No.183 532-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1 ]
  • 不确定随机奇异时变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

    徐放;王天成;

    研究了不确定奇异时变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问题.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泛函,应用自由矩阵不等式和伊藤公式,设计了确保闭环系统对所有不确定性鲁棒均方可容许并且具有H_∞性能指标γ的控制器.最后的数值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24年05期 v.41;No.183 542-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8 ]
  • q-Heisenberg代数的Gr?bner-Shirshov基及结构性质

    张佳信;古丽沙旦木·玉奴斯;

    设n是正整数, q是非零的复数, h_n(q)是q-Heisenberg代数.首先通过计算拟交换关系间的所有合成给出了h_n(q)的极小Gr?bner-Shirshov基,并取关于此Gr?bner-Shirshov基的不可约元素构造了h_n(q)的PBW基,然后证明了h_n(q)的一些结构性质.

    2024年05期 v.41;No.183 550-55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 ]
  • 弱Gorenstein分次模

    宋彦辉;郭婷;

    设R是分次环,引入弱Gorenstein gr-投射, gr-内射和gr-平坦模,给出了弱Gorenstein gr-投射模的等价刻画.证明了在分次n-Gorenstein环上,弱Gorenstein gr-投射R-模是Gorenstein gr-投射的.同时,证明了如果任意分次内射R-模具有有限的分次平坦维数,那么M是弱Gorenstein gr-平坦R-模当且仅当M是Gorenstein gr-平坦模.

    2024年05期 v.41;No.183 556-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 ]
  • 基于图参数的倒数距离拉普拉斯特征值的分布(英文)

    崔嘉欣;马小玲;

    设图G是n个点的连通图,记■为图G的倒数距离拉普拉斯特征值在区间I上的个数.对于给定的区间I,根据图G的一些结构参数,如点连通度、独立数和悬挂点的个数,主要给出了■一些界.

    2024年05期 v.41;No.183 562-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7 ]
  • 图的生成宽直径(英文)

    汪亚蒙;依明江·沙比尔;

    图G中两个顶点u和v之间的一个t-container C_t(u,v)是u和v之间的t-条内部不交路的集合,即C_t(u,v)={P_1,P_2,···,P_t}.进一步,如果V(P_1)∪V(P_2)∪···∪V(P_t)=V(G),那么C_t(u,v)称为生成t-container,记作C _t~(sc)(u,v).用l(C_t~(sc)(u,v))=max{l(P_i)|1≤i≤t}表示C _t~(sc)(u,v)={P_1,P_2,···,P_t}的长度.图G是生成t-连通的,如果任意两个顶点u和v之间存在一个生成t-container.设u和v是生成t-连通图G中的两个不同的顶点,D_t~(sc)(u,v)是图G中所有C _t~(sc)(u,v)的集合,则u和v之间的生成t-宽距离定义为d_t~(sc)(u,v)=min{l(C_t~(sc)(u,v))|C_t~(sc)(u,v)∈D_t~(sc)(u,v)},图G的生成t-宽直径定义为D_t~(sc)(G)=max{d_t~(sc)(u,v)|u,v∈V(G)}.特别的,图G的生成宽直径是D_κ~(sc)(G),其中κ是图G的连通度.得到了一般图的生成宽直径的上下界,并证明了界是最优的.除此之外,确定了Harary图、广义Petersen图等常见图类的生成宽直径的精确值.

    2024年05期 v.41;No.183 571-57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5 ]
  • 后过渡金属中的孤对电子及其对光学响应的贡献(英文)

    王嘉龙;张瑞鑫;崔秀花;陈兆慧;井群;段海明;

    后过渡金属原子周围的立体化学活性孤对电子在决定扭曲晶格结构和光学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孤对电子的表征方法包括晶体轨道、电子局部化函数和分波态密度.通过基于现代偏振理论的Born有效电荷的方法对双折射进行评估,探究了双折射和二次谐波响应不同的起源,以及自旋轨道耦合对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这有助于深入理解孤对电子及其对光学性质的贡献.

    2024年05期 v.41;No.183 579-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0 ]

信息科学与技术

  • 基于多尺度扩张注意力的Styleformer汽车造型设计

    徐敏靖;范永胜;桑彬彬;苏谦;

    为了提升汽车设计图像的质量,开发了两个专门的数据集并通过多尺度扩张注意力机制优化现有的图像生成模型,以便捕获汽车的主体特征和结构细节.首先,创建了“WhiteCarSet”和“WhiteCarContour”数据集,分别聚焦于汽车的本体特征采集和汽车轮廓的精确收集.其次,针对图像生成模型,我们对Styleformer进行了改进,引入了多尺度扩张注意力操作,以增强模型捕获长距离依赖和理解对象全局结构的能力.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FID值相较于传统模型实现了15.57%的提升.在相同的改进模型Styleformer-M而数据集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我们开发的数据集,FID值比其它数据集提高了约22.29%.

    2024年05期 v.41;No.183 591-598+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4 ]

生命科学与技术

  • 不同药剂对敦煌叶螨与截形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

    何孟竹;王静文;胡玉龙;梁韩国庆;路伟;李海强;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上重要叶螨敦煌叶螨Tetranychus dunchuangensis、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的毒力效果,采用FAO推荐的玻片浸渍法,研究了9种药剂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敦煌叶螨、截形叶螨的毒力效果.9种药剂对敦煌叶螨雌成螨的毒力作用均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敦煌叶螨雌成螨的毒力最高,LC_(50)为0.013 4μg/L;螺虫乙酯、乙螨唑、乙唑螨腈对敦煌叶螨雌成螨也显示出较高的毒力,LC_(50)分别为16.593μg/L、18.449μg/L、29.370μg/L;甲氰菊酯对供试敦煌叶螨雌成螨显现出的毒力在9种药剂中最低,LC_(50)为636.291μg/L;其余药剂对供试敦煌叶螨雌成螨的毒力均在上述几种药剂毒力之间,大小分别为哒螨灵104.854μg/L、苯丁锡164.132μg/L、联苯肼酯245.507μg/L、仲丁威435.702μg/L.阿维菌素对截形叶螨雌成螨的毒力最高,LC_(50)为0.203μg/L;哒螨灵、联苯肼酯、螺虫乙酯对截形叶螨雌成螨也显示出较高的毒力,LC_(50)分别为13.801μg/L、19.596μg/L、61.379μg/L;仲丁威对供试截形叶螨雌成螨显现出的毒力在9种药剂中最低,LC_(50)为618.146μg/L;其余药剂对供试截形叶螨雌成螨的毒力均在上述几种药剂毒力之间,大小分别为甲氰菊酯65.974μg/L、乙唑螨腈93.083μg/L、苯丁锡121.919μg/L、乙螨唑182.520μg/L;研究还发现不同种类的叶螨对同种杀螨剂抗药性不同.建议防治敦煌叶螨时,轮换使用阿维菌素、螺虫乙酯、乙螨唑为常规防治药剂;防治截形叶螨时,轮换使用阿维菌素、哒螨灵、联苯肼酯为常规防治药剂.

    2024年05期 v.41;No.183 599-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86 ]

生态·资源·环境

  • 新疆巴楚瓦吉里塔格碱性岩有关的Nb-Ta-REE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魏博;全孝勤;张旗;沈锐;王伟平;舒旭;王利伟;

    瓦吉里塔格碱性岩有关的Nb-Ta-REE矿床位于塔里木克拉通北缘,是近年来在塔里木北缘碱性岩带中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稀土综合性矿床.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矿床地质学、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瓦吉里塔格碱性岩主要为中性-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后期有碳酸岩脉、似金伯利岩岩筒及煌斑岩脉贯入.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均属碱性岩系列,具有明显结晶分异特征.碱性杂岩体(脉)的稀土配分曲线基本平行,均表现出LREE略富集、HREE亏损的右倾特征,轻稀土分馏特征较重稀土明显.从辉石岩到辉长岩、再到霓霞正长岩类,ΣREE含量逐渐增高,具较为一致的微量元素蛛网图曲线(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同源演化特征.岩石成因研究表明,镁铁质岩浆可能源自亏损的地幔源区,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橄榄石及辉石和钛铁氧化物的分离结晶,岩浆演化后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主体形成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板内伸展构造环境.碱性岩体中具有较好的碱性岩型稀有(Nb、Ta)矿产找矿前景,其中碳酸岩体(脉)具有较好的寻找碳酸岩型稀土矿的找矿前景.

    2024年05期 v.41;No.183 606-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3 ]
  • 基于多测井参数的陆相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预测:以和尚塬地区延长组长7段为例

    秦晓艳;王震亮;程昊;赵晓东;

    总有机碳含量(Total Organic Carbon, TOC)是评价页岩油气潜力的关键参数,利用测井数据预测TOC,能刻画整段储层的TOC变化,对于明确地质-工程“甜点”意义重大.和尚塬地区延长组长7段陆相页岩由于沉积环境频繁交替变化,页岩层系内大量发育粉砂质泥岩条带.针对岩性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将页岩储层细分为页岩和粉砂质泥岩两种岩性,分别建立TOC预测模型.在比较现有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测井资料实际,选用△lg R改进法和机器逐步回归学习法分岩性建立预测模型.经过实测数据的精度检验,机器逐步回归学习法的预测精度更高.通过对单井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分析,印证了细分岩性机器逐步回归学习预测模型的可靠性,证明该方法对预测以常规测井为主的陆相泥页岩TOC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应用该方法对研究区101口井长7段泥页岩进行预测,获得了TOC的空间展布.

    2024年05期 v.41;No.183 620-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9 ]

工程技术

  • 自带动力式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设计及试验

    刘思杰;张立萍;郑威强;张杰;

    针对新疆地区小麦秸秆还田作业时,现有耕整设备集成化低、作业质量差、周期长、需配套大功率拖拉机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带动力式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分析了整机结构并计算了所需配套动力、牵引力大小、旋耕刀辊直径,利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建立土壤-秸秆-旋耕刀辊仿真模型,对螺旋形排列刀辊秸秆还田率、平整度、碎土率进行分析,以刀辊转速、作业速度、旋耕深度为试验因素,以秸秆还田率、旋耕扭矩为评价指标,开展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二次回归拟合得到最优旋耕刀辊作业参数,采用田间试验对理论设计和仿真模型进行验证.该机具在刀辊转速为268 r/min、作业速度为0.85 m/s和旋耕深度为10.0 cm作业条件下,碎土率为90.77%、秸秆还田率为91.38%、地表平整度为1.04 cm.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带动力式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一次作业可实现深松、细碎、秸秆还田、平整、镇压功能,使土壤达到待播状态,作业性能出色,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相关农艺要求和技术标准.

    2024年05期 v.41;No.183 629-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