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买提艾力·巴克;艾米尔丁·艾米都拉;
本文研究了激光辐射压驱动的运动电场中加速质子的相关问题.当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与处在背景等离子体前方的薄固体平靶相互作用时,在激光辐射压的作用下,在固体靶后部形成一个电子层-离子层组成的双层结构.在激光的不断推进下,双层结构在背景等离子体里以一定速度传播,可以看成运动在背景等离子体中的电场.这样,在背景等离子体中的质子被这个运动电场捕获并能加速到很高的能量.我们通过二维PIC模拟方法研究了质子加速的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被加速质子的最大能量达到20GeV.同时,我们还研究了质子加速与固体靶厚度和背景等离子体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二维PIC模拟给出了一些优化的参数.
2016年04期 v.33;No.144 379-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1 ] - 周璨林;陈开旭;马合木提·哈力克;
马鹿是产生于上新世早期的鹿科动物,其在北半球分布广泛.传统的种系发生研究放弃采用体型等形态学特征作为分类依据,转而投向非营养依赖型特征并结合地理等因素进行综合分类.分类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梅花鹿,白唇鹿是否作为马鹿的一个亚种,新旧世界马鹿的关系,亚洲东部,南部以及远东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但是由于形态分类样品不容易确定来源,且个体变异大,形态特征模糊,因此利用遗传学手段对马鹿进行系统发生研究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线粒体研究表明白唇鹿和梅花鹿与东亚,南亚,北亚以及北美马鹿组成东部系统,马鹿关系较近;而西部系统马鹿中欧洲北非马鹿遗传关系较近.今后从化石中扩增序列,以及利用非损伤采样法获得更多确切来源地的序列成为研究的方向.
2016年04期 v.33;No.144 384-387+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08 ] - 南新元;曾庆凯;孟宪强;
氧化还原电位是生物氧化提金预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为了实现对氧化还原电位的准确预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蛙跳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方法.该算法是在标准蛙跳算法的基础上,参照反向差分的思想对种群进行初始化,将粒子群个体认知引入算法的局部寻优.通过改进的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关键参数,并以新疆某金矿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2016年04期 v.33;No.144 393-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8 ]
- 古丽沙旦木·玉奴斯;阿不都卡的·吾甫;孟吉翔;
利用[1]中给出的计算方法及B_3型量子群的Grobner-Shirshov基计算量子群U_q(B_3)的GelfandKirillov维数GKdim(Uq(B3)).
2016年04期 v.33;No.144 399-4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8 ] - 热西旦·湖加;
图G的坚韧度t(G)定义为:对非完全图是t(G)=min{|S|/ω(G-S)|SV(G),ω(G-S)≥2},而对完全图是∞,其中ω(G-S)表示G-S的连通分支数.边坚韧度定义为t′(G)=min{|X|/ω(G-X)-1|X是G的边割集}.在本文中,我们给出了完全图和圈的直积图的坚韧度,并且提供了完全图和正则图类的直积图的边坚韧度公式.
2016年04期 v.33;No.144 407-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6 ] - 马闻瑞;夏米西努尔;
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霍乱和艾滋病交叉感染时的动力学,其中艾滋病接受逆转录治疗,霍乱也接受相应的治疗.首先考虑了只感染霍乱和只感染HIV的子模型,然后考虑全模型.同时考虑了霍乱以及对其的治疗和对艾滋病动力学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只感染霍乱的子模型中基本再生数R_C的敏感性.
2016年04期 v.33;No.144 411-416+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4 ] - 吉旭;戴康;王倩;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方法研究了Li_2[A~1∑_u~+(v′=7)]与He的碰撞能量转移.脉冲激光激发Li_2基态至Li_2[A~1∑_u~+(v″=7)]态,池温保持在623K,He气压在1Torr至10Torr之间变化,在He气体不同压强下,测量了转移荧光和直接荧光的时间积分荧光强度比.结合能级的速率方程分析,得到了v′=7的单量子驰豫转移速率系数和总去布居速率系数如下:k_(67)=(1.20±0.48)×10~(-8)cm~3·s~(-1);k_6=(0.88±0.26)×10~(-8)cm~3·s~(-1);k_(78)=(2.52±0.63)×10~(-9)cm~3·s~(-1);k_8=(1.00±0.30)×10~(-8)cm~3·s~(-1).
2016年04期 v.33;No.144 417-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4 ] - 吕焕玲;王静;
掺杂有利于提高单晶硅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主要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掺杂浓度和尺寸对纳米单晶硅梁谐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谐振频率随着单晶硅纳米梁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值变化很小,对梁的谐振频率影响并不明显;同时,谐振频率随着单晶硅纳米梁长度尺寸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单晶硅纳米梁厚度尺寸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掺杂浓度会影响纳米单晶硅梁的谐振频率,但是影响较小,而影响其谐振频率的主要因素是纳米单晶硅梁的尺寸.
2016年04期 v.33;No.144 42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3 ] - 乔忠旺;李锦;关晓英;位顺航;孙言飞;
研究了Cu掺杂对溶剂热合成的CdS的结构、形貌和光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全部样品均为结晶良好的六方相CdS,Cu掺杂后产物中没有出现任何杂相.Cu的掺入导致产物的品格和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适当的Cu掺杂(x=0.075)可以得到由直径约为50nm的纳米俸组装而成的花状结构.紫外-可见吸收谱显示CdS在350-500nm波长范围内有一个较宽的吸收带.随着Cu掺杂浓度的增加,产物对可见光吸收增强,禁带宽度变窄.纯CdS在470nm和545nm有两个光致发光峰,而Cdo 925Cuo 075S样品的光致发光峰位分别位于470nm和525nm处,预示着Cd_(1-x)Cu_xS在可见光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能.
2016年04期 v.33;No.144 427-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6 ] - 李海龙;边亮;常爱民;董发勤;宋绵新;代群威;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二维相关分析技术(2D-CA),计算了V取代NMO(NiMn2O_4)四面体Ni的温度依赖电子转移机制.计算结果表明:V-3d~3取代Ni-3d~8降低了价带顶的能态密度峰强度,这促使了原有Ni-O d-pσ杂化轨道改变为V-O d-pσ~*杂化轨道.随着温度升高,热增强促使O-2p~4轨道在-5 eV处劈裂,强化了Mn-O d-p杂化轨道强度,利于O-2p~4轨道捕获临近的Mn表面电子(Mn~(3+)→Mn~(3+)-Mn~(4+)).同时,价带内的V-3d~3能级向高能区域移动,增强长程V-O d-pσ~*轨道杂化强度.因此,V取代有效地提高了NMO基尖晶石的表面电子转移量(0.06→0.30 e).此方法可为新NMO基热敏电阻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016年04期 v.33;No.144 432-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0 ]
- 苏尤丽;汤建国;
新能源微电网是较复杂的新型发配电系统.由于构成微电网的新能源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对微电网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使用人工智能方法预测负荷与风力发电量,能够提高预测精度,有利于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与运行优化,对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基于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和风力发电量预测模型,分别对未来24 h的短期负荷与风力发电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误差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与风力发电量的预测方法都适用于微电网系统.
2016年04期 v.33;No.144 44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9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04 ] - 梁建华;张振宇;杨文忠;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网络资源消耗过快和带宽利用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组播算法.算法在目标节点和源节点之间建立两条冗余路径,每个目标节点的冗余路径整合成了组播共享树,在冗余路径上利用Dijkstra算法选择编码节点,利用网络编码技术对数据编码传输.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降低了网络资源消耗和传输时延.
2016年04期 v.33;No.144 449-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 ] - 聂清彬;蔡婷;张莉萍;曹耀钦;
为解决云环境下的资源调度问题,提出一种通过任务执行成本函数来提高虚拟机负载均衡度的改进蚁群算法(CLBACO).该算法在综合参考各种最新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创新地通过任务的执行成本函数来改进信息素中的启发信息和期望信息,重新定义信息素更新规则,进而影响到任务对虚拟机的选择,同时使虚拟机通过多次算法迭代以后能够处于一种负载均衡的状态.利用CloudSim工具进行仿真测试,与标准的蚁群算法、最新的DSFACO算法做仿真对比,结果表明CLBACO算法在任务的执行成本以及系统负载均衡方面均优于DSFACO算法.
2016年04期 v.33;No.144 454-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6 ]
- 彭桂瀚;朱承坚;林伟;
斜拉桥索梁锚固区是结构受力关键部位,构造与受力复杂.为掌握流线型箱梁斜拉桥索梁锚固段的应力特点,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索梁锚固段实体计算模型,并通过光弹试验验证模型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索梁锚固区的应力分布以及结构传力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加载端设在计算长度外的2倍桥宽处,可消除边界效应影响;在不利荷载作用下,结构以受压为主,应力分布均匀,且应力数值小;横梁横向受弯,合理的预应力设计使得横梁全截面受压;细化构造设计可缓解过人孔洞转弯处及斜拉索锚固点应力集中.
2016年04期 v.33;No.144 475-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3 ] - 刘大鹏;杨晓华;王婧;杨晓东;
采用砾类土重塑试样进行动三轴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绘制砾类土的εp-N关系曲线,得到砾类土在不同含水率、围压、压实度、动荷载作用频率和初始静偏应力时的临界动应力,分析各因素对砾类土临界动应力的影响规律,发现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时砾类土的临界动应力最大,随着围压和压实度的增加,砾类土的临界动应力增大,循环荷载作用频率在1 Hz~2 Hz变化时,砾类土的临界动应力变化较小,0~10kPa范围的初始静偏应力对砾类土的临界动应力影响也较小.
2016年04期 v.33;No.144 481-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6 ] - 张叶;齐典伟;邵宗义;沈向东;
文章分析和研究乌鲁木齐地区冬季供暖期,室外气象条件、集热器工质进口温度对热管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综合集热效率和工质出口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乌鲁木齐冬季利用热管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作为供暖热源时,集热器工质最佳体积流量为0.2 m~3/h;集热器有效集热量随太阳辐射强度增大呈线性增加趋势;热管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平均效率高达45%.
2016年04期 v.33;No.144 486-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9 ] - 逯彦红;段国林;
本文以窄间隙矩形通道内填充泡沫金属后与空气强制对流的换热效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窄间隙矩形通道内填充泡沫金属的多孔介质三维散热模型,采用ANSYS-FLUENT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并进一步分析了截面速度分布、表面换热系数、努塞尔数等参数对泡沫金属内部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最后,以电动汽车电池模块为验证对象.在同等风速下,在矩形电池单体间隙内填充泡沫铝后,电池壁面温度最高可下降4.3℃,最大温差可下降3.2℃,验证了利用泡沫金属对电动汽车电池模块散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016年04期 v.33;No.144 491-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9 ] - 刘子龙;王春耀;魏庭鹏;吕梦露;
【目的】研究果树冲击时枝条阻尼比与直径的关系,树干、树枝的加速度动态响应,获得果树共振频率,确定较合适的采摘激振频率,为林果振动采摘收获机的参数优化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方法】将树干、树枝视为弹性、阻尼系统,建立果树简谐振动微分方程,并在室内进行振动台架试验,获得动态响应信号,通过对数衰减法计算得到不同测点处的树干或树枝的阻尼比以及对应的动态响应.【结论】由各测点加速度响应曲线可知,25 Hz左右为最优激振频率,树枝或树干的阻尼比随着直径的减小而增大,且近似成线性关系.
2016年04期 v.33;No.144 495-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