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雪冰;张昭;
研究了图G的边邻域连通度λ_(NB)(G)和它的线图L(G)的点邻域连通度κ_(NB)(L(G))之间的关系,证明了λ_(NB)(G)≤κ_(NB)(G).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限制性边邻域连通度λ_(NB)~r(G),证明了κ_(NB)(L(G))≤λ_(NB)~r(G).最后,研究了上述两个不等式成为等式的充分条件.
2009年04期 v.26;No.116 379-382+401+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1 ] - 周树宝;钱兆生;周传健;曹玲华;
由N-苄氧羰基-L-氨基酸与氨基酸甲酯作用,再进一步肼解得到N-苄氧羰基-二肽酰肼。将N-苄氧羰基-二肽酰肼与糖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得到一系列新型的N-糖基-2-(N-苄氧羰基-二肽)-氨基硫脲(1a-1l,2a-2l,3a-31)。新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MR,MS谱和元素分析确证。
2009年04期 v.26;No.116 383-393+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7 ] - 古丽拉·阿东别克;达吾勒·阿布都哈依尔;木合亚提·尼亚孜别克;刘晓洁;
建设高质量的标注语料库是现代哈萨克语自然语言信息处理领域的基础性工程,本文根据哈萨克语独特的语言特点,进行词级带标注的哈萨克语语料库构建研究,首先介绍了不同语言语料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随后针对语料库构建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实现了哈萨克语词级基本语料库的设计与构建.
2009年04期 v.26;No.116 394-401+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46 ] - 买买提明·艾尼;
本文介绍了用有限元法耦合反应扩散模型的骨重建和仿生拓扑优化理论和方法.首先对骨微结构进行了建模,然后用仿生拓扑优化方法模拟了骨小梁结构的形成过程.对骨骼宏观结构和形状的形成过程也进行了建模并进行了仿生拓扑优化.不同载荷条件下的骨微结构模型在保留体积不同时的仿生拓扑优化结果表明,所有的结果最终都得到小梁结构并在给定的保留体积内趋于稳定,但是小梁尺寸大小有所不同.对于骨骼宏观模型,建立了不同边界条件的模型,用仿生拓扑优化方法模拟了骨骼宏观结构和形状的形成过程,得到了接近股骨、腓骨、脊椎骨、错骨和指骨等实际骨骼形状.
2009年04期 v.26;No.116 402-4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32 ]
- 韩亚洲;吐尔德别克;
证明了一些有关广义奇异值的不等式和非交换L~p(M;τ)空间中的一些不等式.
2009年04期 v.26;No.116 408-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5 ] - 衡明飞;吐尔德别克;
T是一个紧算子且T=A+iB(这里A,B是自伴算子),R.Bhatia和F.Kittaneh已经在[1]中证明了||T||_p与||(A~2+B~2)~(1/2)||_p及(||A||_p~2+||B||_p~2)~(1/2)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将[1]中的结论由紧算子情形推广到τ-可测算子.
2009年04期 v.26;No.116 419-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 ] - 朱柯岩;王东生;滕志东;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具有反馈控制的离散型两种群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的持久性,得到了一些新的判别准则.
2009年04期 v.26;No.116 425-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3 ] - 黄春林;段海明;
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小团簇Fe_nCo和Fe_nNi(n≤5)的基态几何结构、电子特性和磁性.发现Fe_4Ni团簇具有幻数结构,而对于Fe_nCo团簇没有发现幻数结构.所有这些团簇呈铁磁性而且其自旋磁矩都大于对应块体的磁矩.一般认为团簇的磁矩受几何结构影响很大,然而这些小团簇的自旋磁矩对结构不敏感,我们认为出现这种奇特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结构变化时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最高占据态对应能级高低序列保持不变.
2009年04期 v.26;No.116 431-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7 ] - 帕力旦木·阿西木;热依玛汗·热西丁;
首先把不包含Higgs场的六维算符用物理场来表示,然后写出带电和不带电的三重波色子WWV和ZZV的有效拉氏量。最后,推导出有效拉氏量所对应的费曼规则。
2009年04期 v.26;No.116 439-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06 ] - 杨世才;阿布都艾则孜·阿布来提;简基康;郑毓峰;孙言飞;吴荣;
在纯氮气气氛、衬底温度为20℃至370℃的条件下,分别在硅(100)和石英衬底上沉积氮化铝薄膜.原子力显微镜图片表明:在不同衬底温度制备的薄膜表面平滑,均方根粗糙度为2.2~13.2nm.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可以在衬底温度为180°条件下沉积出具有c-轴择优取向的纤锌矿氮化铝薄膜,衬底温度的增加有利于薄膜结晶性的改善.由紫外-可见光透射谱计算得到薄膜折射率为1.80~1.85,膜厚约为1μm、光学能隙为6.1eV.
2009年04期 v.26;No.116 44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90 ] - 邢超伟;陈楚;张军;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和Gupta势函数,对一个有中心缺陷的Pd_(54)团簇的熔化性质进行了模拟研究.考虑到团簇内核原子在团簇熔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及无缺陷内核比有缺陷内核要稳定,由此会导致Pd_(54)团簇出现两种不同的熔化行为.本研究中,在结构转变发生时,体系总能量的增加伴随着温度的降低,这通常表明出现了负热容.但是,对于Pd_(54)团簇,这种从有中心缺陷到有表面缺陷的结构转变过程是不可逆的.正是由于该结构转变的不可逆性,使得处于平衡态下的Pd_(54)在绝大多数时间内处在有较小波动的异构体上,这种势能的较小波动表明体系动能的波动也较校由此并不会产生d_(54)团簇的负热容现象.
2009年04期 v.26;No.116 450-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 ] - 白春海;张军;
研究半满填充情形二维六角晶格模型的跃迁积分在交错磁场调制下的动能和光电导.交错磁场导致了四能量分支的四子格点系统的产生,并产生了光电导对磁流量子新的依赖特性.具体讨论了平均动能,Drudeweight和光电导对磁流量子的依赖关系.
2009年04期 v.26;No.116 457-461+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4 ] - 孙萍;王剑华;马凯;
非对易空间的量子效应是出现在弦的尺度下的一种物理效应.从Moyal-Weyl乘法与Bopp变换出发,利用了非对易相空间的量子力学代数关系;在考虑坐标—坐标非对易性的情况下,讨论了非对易空间中带电谐振子在非均匀外场中的Hamiltonian,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能级.
2009年04期 v.26;No.116 462-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 李辉;刘婷婷;赵本桉;刘罡;王吉德;岳凡;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u(mpa)L]_2·H_2O(mpa=间苯二甲酸,L=4′-(4-甲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取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a=22.803(5),b=9.608(2),c=27.436(1),β=121.88(2)°,最终偏离因子R1=0.108 2,wR_2=0.245 2.
2009年04期 v.26;No.116 468-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1 ] - 王强;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含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聚氯乙烯(PVC)的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氦气氛围中,分别在300、400、500、600、700和800℃下对含有DBP的PVC进行热裂解,并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裂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共鉴定出氯化氢、萘、联苯、菲等37种裂解产物.通过与单一组分PVC树脂裂解产物比对,在300℃时含DBP的PVC以释放DBP为主而不发生分解反应,这与单一组分PVC树脂裂解行为有明显不同.在600℃以下裂解产物主要以氯化氢和苯等易挥发的物质为主,而600℃以上多环芳烃开始大量产生,并且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裂解产物越来越复杂,有害物质如萘、联苯、芴等的含量也逐渐增加.根据裂解产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变化规律,表明对含增塑剂的废PVC塑料的裂解回收过程适合采用分段裂解工艺,从而降低热裂解温度和提高热裂解效率.
2009年04期 v.26;No.116 472-475+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