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访问量:431323

  • 粗集理论的现状与前景

    祝峰,王加佳,严向奎

    讨论了粗集理论的基本概念 ,详细的介绍了其在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指出了粗集理论今后的一些研究方向

    2000年04期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2 ]
  • 小度数点传递图的连通度(英文)

    陈靓

    众所周知 ,k( k≤ 4 )正则连通点传递图的连通度达到了它的正则度 k.本文证明了除 Cn K2 ( n≥4 )外 ,每个 5正则连通点传递图的连通度都是 5,其中 Cn K2 是 n长圈与完全图 K2 的字典积

    2000年04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2 ]
  • 最优加权因子初步探讨

    王焕焕,冯新龙,阿布都热西提

    分析了一维热传导方程加权隐格式中最优加权因子的存在性 ,指出最优加权因子分别与网比 ,时间步长 ,空间步长 ,以及时间迭代层数 ,空间等分数之间的图形关系 ,还就由确定的网比来计算数值解而时间迭代层数不易确定时 ,指出用二次 L agrange插值方法进行改进 ,就可以获得满意的高精度数值解 .并在上面各结论的基础上 ,讨论了适当选取较大网比进行高精度高效率数值解计算的可行性 ;最后指出 ,当网比 r=12 0,加权因子θ=12 - 112 r时可获得截断误差在理论上达到 O( h6)的数值解这一情况 [1] ,只是最优加权因子存在性的一个具体体现和例证

    2000年04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32 ]
  • 体上矩阵群逆的几个结果

    刘玉

    研究得到了体上矩阵群逆的几个新的结果

    2000年04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8 ]
  • Windows 95,98维文平台的开发

    阿不力米提·阿布都热依木·,吾守尔·斯拉木,吐尔根·依布拉音

    Windows95,98环境下 ,对维文字符的编码 ,宽度计算 ,自动选型 ,输入 /输出技术从系统角度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

    2000年04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1 ]
  • γ射线透射检测管道油垢方法的理论探讨

    王世亨,刘圣康

    对 γ射线透射检测管道油垢厚度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用 Cs- 137或 Co-60 γ源和 Na I( Tl)闪烁探测器等所组成的测垢仪器是可行的 ,其厚度响应是相当灵敏的

    2000年04期 22-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2 ]
  • 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双层波纹形辐射天线的研究

    艾克拜尔·帕塔尔

    研究了具有不同周期性结构的双层正弦波形状磁性体和电介质组成的毫米波辐射天线的主要物理特性 ,即利用包含 MSS法的扰动法导出入射波 ,导波和辐射波之间的振幅关系 ,辐射效率 θ0 ,辐射角θ的表达式 ,并进行了数值计算 .

    2000年04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0 ]
  • 单相尖晶石结构Ni_xMn_(3-x)O_4(0.5≤x≤1)纳末粉体的微波合成及表征

    张季,王疆瑛

    采用微波合成法制备单相尖晶石结构 Nix Mn3-x O4 ( 0 .5≤ x≤ 1)纳米粉体 .实验结果表明 :微波处理方法制备单相尖晶石结构 Nix Mn3-x O4 ( 0 .5≤ x≤ 1)纳米粉体相合成温度比常规热分解和传统固相反应方法低大约 2 0 0℃以上 ,需用时间也远少于常规化学合成方法和传统固相反应方法 ,节约能源 .微波合成的纳米粉体晶粒平均尺寸为 30 nm左右 ,基本呈单分散分布 ,分布均匀 ,颗粒尺寸小于常规热分解方法 ,形状为多面体 ,优于常规合成方法的粉体 .

    2000年04期 30-3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64 ]
  • DNA的荧光分析——DNA对吖啶橙(AO)—藏红T(ST)能量转移影响的研究

    陈鸿琪

    介绍了近几年荧光能量转移体系用于 DNA分析测定方法的进展 .通过实验对吖啶橙( AO)—藏红 T( ST)荧光体系能量转移进行分析 ,说明使用该本系为荧光探针对 DNA定量测定的可行性 .然后通过 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 ,计算 DNA加入前后 AO- ST体系临界距离变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明 DNA对 AO- ST荧光淬灭的影响 .

    2000年04期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7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8 ]
  •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微乳热力学性质

    肖开提·艾合买提,吾满江·艾力,阿丽亚·吾买儿

    采用加溶法研究了由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磺酸钠 Cn H2 n+1SO3Na( n=8,10 ,12 ,14) -正烷烃 -正已醇 -水组成的四组分微乳液 ,探论了微乳液体系不同含水量时烷烃链长、表面活性剂链长和盐浓度对正已醇从油相转移至界面相对自由能 -△ Goo→ i变化的影响 ,发现自由能 -△ Goo→ i与烷烃链长有线性关系 ,但含水量不同 ,烷烃链长对自由能 -△ Goo→ i的影响不同 ,含水量越高 ,烷烃链长影响越大 ;在盐浓度为 O- 0 .12 mol/ L范围时自由能 -△ Goo→ i与盐浓度有线性关系 ,但不同含水量时盐对自由能 -△ Goo→ i的影响不同 ,含水量越低 ,盐浓度的影响越大 ;烷烃为正辛烷时 ,自由能 -△ Goo→ i与表面活性剂的链长有线性关系 ,但不同含水量时表面活性剂的链长对自由能 -△ Goo→ i的影响不同 ,含水量越低 ,表面活性剂的链长的影响越大 .这方面的研究对我们认识微乳液的结构和稳定性十分重要 .

    2000年04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2 ]
  • 冀棉20胚性愈伤形态发生和发育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计巧灵,苟萍,李冠,吴涛

    以陆地冀棉 2 0下胚轴的愈伤组织为材料 ,在培养过程中阶段性取材、固定、制备石蜡切片 ,观察并显微摄影 ,从组织细胞学角度了解到冀棉愈伤组织再分化的方式、胚性愈伤组织形态发生的特点和胚状体的发育过程 .为该品种抗性育种和植株再生研究打下了基础 .

    2000年04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8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8 ]
  • 对绿洲生态学范式的哲学思考

    张杰

    拟结合绿洲生态学研究在哲学理论方面的最新进展 ,对干旱区绿洲生态学范式进行分析 ,并对涉及到的绿洲生态系统平衡与非平衡、同质性与异质性、等级缀块等生态学范式等问题加以探讨 .

    2000年04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7 ]
  •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晚新生代沉积物磁组构的初步研究

    钟巍,李吉均,曹继秀,方小敏

    通过临夏盆地晚新生代以湖相为主的沉积物磁组构特征的初步研究表明 ,沉积物磁组构特征的变化很可能同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有关 ,正是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才造成盆地水系格局的、入湖水流方向的改变 ,从此意义上说 ,临夏盆地晚新生代沉积剖面各段磁组构特征的变化可能蕴含了青藏高原隆升的信息 .沉积物磁组构参数值的变化无疑会给我们对青藏高原隆升的认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 .

    2000年04期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14 ]
  • 新疆长石晶簇产出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苗锡仲

    介绍了长石晶簇在含水晶花岗伟晶岩和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岩脉中产出的地质特征 ,并对六种长石晶簇 (肉红色钾长石晶簇、白色钾长石晶簇、白色花瓣状钠长晶簇、白色阶梯状钠长石晶簇、束状钠长石晶簇和透明板状钠长石晶簇 )进行了描述。这些晶簇不仅具有陈列、收藏和观赏价值 ,而且对花岗伟晶岩的气液演化研究 ,矿床勘查和矿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有理论意义 .

    2000年04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2 ]
  • 天山西部伊梨地区近四十年来的冷暖变化

    袁玉江,叶玮

    利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天山西部伊梨地区近 4 0多年来的冷暖变化 ,计算该区温度序列和相邻地区及大范围温度序列的相关性 ,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伊梨地区年与四季的区域平均温度序列 ,在近 4 0多年来具有各自不同的冷暖阶段、变化周期及极端冷暖年份 .2 )伊梨地区冬季、年及夏季平均温度序列 ,均具有明显的增温趋势 ,其中以冬季增温率为最大 ,年及夏季增温率较小 .3)伊梨地区 1966~ 1995年来的三个十年 ,冬季及年十年平均温度不断上升 ,与新疆其它地区大体相一致 .4 )伊梨地区年与四季的平均温度与北疆其它地区、南疆、东疆、甘肃、青海、全国及中亚地区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2000年04期 66-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1 ]
  • 天山山地构造地貌初步研究

    吐尔逊·哈斯木,孜娜提

    现代天山构造地貌及其形成动力主要表现如下几点 :a.现代山体形态表明 ,古老的天山山地早已不复存在 ,古生代的褶皱形态已遭严重破坏 ,现代天山主体是被夷平的古天山 ,经新构造运动再次强烈断块隆起的结果 ,因此我们认为现代天山主体是断块隆升山地 ,不是褶皱断块山地 ,更不是褶皱山地 ;b.天山的构造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是新构造运动 ,现代天山山体地貌的平面格局和垂直结构是中新世前形成的天山准平原 ,通过上新世以来地壳断块隆升运动才显露的 ;c.天山山体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有 :断块山地与层状地貌 ;断陷盆地与断裂谷 ;背斜山与向斜谷 ;单斜脊与单面山 ;河谷阶地与谷中谷等等 .

    2000年04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6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98 ]
  •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新疆经济增长

    肖淼,周哲

    分析了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 ,指出在新疆 ,以促进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可缓解城市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 ,经济要素分散及剌激内需的问题 ,也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农业化经营 .因地制宜 ,选择性地进行小城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实现南北疆协调发展 ,可持续增长 .

    2000年04期 79-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 ]
  • 库车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阿尔斯朗·马木提,阿布拉江·苏来曼

    库车 (古称龟兹 )是我国历史上古代丝绸之路北道要冲 ,有丰富多样和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本文着重分析该县旅游资源及其特色 ,阐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分析探讨开发方向及目标 ,提出旅游资源开发和对策

    2000年04期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61 ]
  • 少数民族体育与旅游经济优势互补研究

    王天军

    通过对新疆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体育优势及双向互动利益取向分析 ,阐述少数民族体育与旅游相结合发展新疆经济的策略

    2000年04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2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