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06, (04) 384-388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cbn1和cao突变基因的对比分析及CAO基因的分子定位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utant Gene cbn1 with Mutant Gene cao and Molecular Mapping of CAO Gene in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吾甫尔·米吉提;艾山江·阿布都拉;徐琴;艾尔肯·热合曼;A.S.Chunaev;

摘要(Abstract):

用电击法将带有CAO基因片段的P sp109-E 8质粒转入到莱茵衣藻cbn1-48m t+基因突变株中后,转化子中出现了叶绿素b的恢复性表达,初步验证了丧失合成叶绿素b能力的cbn1和cao突变基因具有等位性的属性;将1641-1b(cbn1-43 m t+)和CC-1354(cbn1-48 m t+)突变株分别与CBS5(cao5 m t-)突变株的分离子CBS5-c1和CBS5-c5进行杂交,并通过随机分析方法分离获得1842个减数分裂后代分离子,经检测其中均没有发现有野生性表型的分离子,初步证明cbn1和cao 4突变基因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连锁性;从上述杂交系分离获得的50多个四分子中也没有检测发现显示野生性表型的分离子,进一步证明了cbn1和cao突变基因具有等位性的属性;根据CAO基因的DNA序列,从5′-端和3′-端设计两个探针,分别与莱茵衣藻核基因组Ⅰ号染色体上GBP 1和RB 47分子标记之间的21个BAC克隆进行的点杂交实验结果显示,该两个探针序列与21号BAC克隆(莱茵衣藻BAC文库序列号33e2)片段均有同源区的特性,此项DNA杂交实验初步证明,CAO基因的位点是在cbn1突变基因左右两侧的GBP 1和RB 47两个分子标记之间的33e2 BAC克隆片段区.

关键词(KeyWords): 莱茵衣藻;叶绿素b;生物合成;cbn1基因;cao基因;分子定位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60035,30470914)

作者(Authors): 吾甫尔·米吉提;艾山江·阿布都拉;徐琴;艾尔肯·热合曼;A.S.Chunaev;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