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的衰退及林地更新复壮的探讨——塔里木盆地荒漠化的一个对策STUDIES OF Populus euphratica ON THE DECLINE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FOREST LANDS
黄培祐;
摘要(Abstract):
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林,目前由于河水泛滥受控制,使依赖于河漫滩而发芽生长的幼林所占林地面积比例下降,林地日趋老化、衰残。荒漠气候又使演替停滞在先锋单优群落阶段,且胡杨不能在林下自然更新.复加人为砍伐,致胡杨日渐衰败,绿洲退缩。胡杨林地若取用种子更新,难于实现,用桩萌复林,可在某种程度恢复植被覆盖,但其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均不理想.利用迹地的残留断根萌株,生长良好,并能形成独立根系,有类于埋根繁殖,能有效地更新林地。尤以挖除树桩,利用断根萌生植丛,在荒漠环境下,对伐迹的更新和衰残林的复壮更为有利。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黄培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秦仁昌:关于胡杨与灰杨的一些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条件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
- [2] 录叙德等:塔里木盆地胡杨林航视调查报告,新疆林业,第6期,1980。
- [3] 黄培祐:塔里木河中游胡杨林及其发生与更新问题(摘要),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982) 。
- [4] 周廷儒等:南疆塔里木河中游的变迁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条件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
- [5] 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沙漠室:胡杨播种育苗,治沙造林经验选编,农业出版社,1978。
- [6] 理查斯.P.W.,(张宏达等译):热带雨林,科学出版社,1959.
- [7] 米李科夫.ф.н(唐永銮等译):地形对动植物的影响,科学出版社,1956.
- [8] 道本迈尔,R.F.,(曲仲湘等译).植物与环境,科学出版社,1956。
- [9] 云南大学生物系主编:植物生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 [10] R.Daubenmire,(陈庆诚译):植物群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 [11] 郭绍存:兴安落叶松幼林不同抚育强度的气候效应,内蒙农牧业气象文集,气象学
- 会编,1981。
- [12] 杜秀贤:干旱阳坡更新造林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内蒙农牧业气象文集,气象学会编,1981。
- [13] 沈国舫等:油松群状造林问题的探讨,中国林业,第7期,1963。
- [14] 张振华:油松团状直播造林的调查,中国林业,第3期,1965。
- [15] #12
- [1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