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花萍;田应智;
图G的直径是G中任意两个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给定两个正整数l和s,条件直径D(G;l,s)是点数分别为l和s的两个点集之间的最大距离.当l=s=1时,图G的条件直径D(G;1,1)恰好是图G的直径D(G).本文得到了在给定点数,最小度和条件直径下图G的边数上界,且验证了这个边数的上界是渐进紧的.
2021年04期 v.38 385-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86 ] - 蒋雪瑶;韩亚洲;
本文利用广义奇异值的方法给出了与半有限冯·诺依曼代数中算子的Heinz均值相关的log-次优化不等式,将相对应的一些矩阵形式的不等式推广到了算子的情形,并得到了如下结论:Λh(f(x)g(y)+f(y)g(x))≤Λ_h~(1/2)((f (x)~2+f (y)~2)(g(x)~2+g(y)~2)),其中0≤x, y∈M, h> 0, f和g都是算子凹函数.同时我们还得到了一些与Heinz均值相关的其它形式的log-次优化不等式.
2021年04期 v.38 397-406+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52 ] - 王云;闫成;
本文利用优化理论及拟范数的性质研究了与Hayajneh-Kittaneh猜想相关的算子不等式.设E(M)是非交换对称拟Banach空间,x_i∈E(M)~((p)~+),y_i∈E(M)~((p)~+)使得x_iy_i=y_ix_i,i=1,2,…,n,我们证明了‖(∑_(j=1)~kx_i~(1/2)y_i~(1/2))~2‖_(E(M)~((r)))≤‖(∑_(j=1)~kx_i)~(1/2)(∑_(j=1)~ky_i)(∑_(j=1)~kx_i)~(1/2)‖_(E(M)~((r)))≤‖(∑_(j=1)~kx_i)(∑_(j=1)~ky_i)‖_(E(M)~((r)))其中1≤p,q,r<∞且1/r=1/p+1/q.同时我们还给出了一些与log-次优化相关的不等式.
2021年04期 v.38 407-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4 ] - 胡文萍;林兢;张辉国;
本文以新疆伊犁500位13~17岁青少年男子50米短跑及相关体质项目测试数据为基础,建立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估计精度分析及变量评估的研究,发现随机森林模型对于复杂数据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较高拟合效果,根据青少年短跑成绩影响因素研究,为非专业青少年短跑训练提供建议.
2021年04期 v.38 425-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5 ]
- 屈莹;陈晨;吕小毅;
为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快速筛查出葡萄膜炎,本文分别选取了健康人和葡萄膜炎患者的眼底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图像,提取图像的形态特征、灰度差分统计特征、灰度梯度共生矩阵和小波变换等多种特征,将特征串行融合;随后用Lasso算法特征提取,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显示:基于Medium Gaussian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获得了90.3%的分类准确率,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97,为研究中的最高准确率.本文首次将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应用于葡萄膜炎患者眼底OCT图像的分类中,是对葡萄膜炎诊断的探索性研究,对葡萄膜炎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04期 v.38 439-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98 ] - 李开敬;许燕;周建平;樊湘鹏;魏禹同;
为解决棉花幼苗与多种类杂草交叉生长的识别率低、鲁棒性差等问题,以棉花幼苗和田间的七类常见杂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Faster R-CNN和数据增强的棉田苗期杂草识别方法.采集不同背景下受光照影响的杂草图像4 694张,包括晴天、阴天和雨天.通过对样本图像的数据增强和特征提取网络ResNet-101的参数优化,训练出了一种可识别棉花幼苗与多种类杂草交叉生长的Faster R-CNN网络模型.在相同样本和特征网络下,将该模型与YOLO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Faster R-CNN模型在棉田苗期的多种不同杂草识别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实现各种交叉生长的杂草目标识别,平均识别率为92.01%,平均识别时间为0.261 s.
2021年04期 v.38 450-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37 ]
- 朱俊卿;王猛;贾腾飞;李嘉敏;阿斯压·巴克;
为探讨准南苇子沟井田煤质特征及其气/液化性能,对该井田煤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工业测定、工艺性能分析和显微组分鉴定.基于钻孔资料和实验数据,结合气/液化用煤指标初步评价了该井田的高效利用方式.结果表明:苇子沟井田煤质具有低水、特低灰分、高挥发分、特低硫、低煤灰熔融点、无粘结性、高热稳定性、高抗碎强度和可磨性指数高的特点.全区煤质满足气化用煤指标体系中流化床气化、水煤浆气流床气化以及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的一级指标、常压固定床气化的二级指标,可作为优质气化用煤;满足液化用煤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可作为普通液化用煤.
2021年04期 v.38 461-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29 ] - 李兴海;吕杰;马媛;吕光辉;
本文旨在揭示新疆准东油田石油污染土壤自然老化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芳香烃双加氧酶基因多态性及其变化规律.采集同一采油区3个不同污染年限土壤样本及背景土,进行理化指标检测、16S rDNA V4-V5区扩增子测序及芳香烃双加氧酶基因克隆文库构建与分析.扩增子测序分析结果显示,采油区不同背景土壤中原核微生物种类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并且污染1年的土壤中微生物种类与背景土微生物种类相似性较大;污染3年和5年样本间有一定差异,组内差异较小.克隆文库共获得46个芳香烃双加氧酶基因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其Genbank注册号为KY985598-KY985643,分为邻苯二甲酸双加氧酶基因、非培养放线菌芳香加氧酶基因、萘双加氧酶基因、多环芳烃双加氧酶基因和苯甲酸双加氧酶基因5个基因类型,不同石油污染年限的土壤中双加氧酶基因类型会有显著性差异.对不同污染年限土壤中微生物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石油污染年限的延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丰度呈规律性变化.准东油田石油污染土壤当中部分种类微生物和功能基因可作为检测石油污染物老化程度的分子标准.
2021年04期 v.38 472-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4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94 ] - 钞锦龙;胡磊;郝小梅;陶军;李浩杰;
研究选取晋西黄土区立地条件不同的山地枣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干燥化强度评价法(SDI)定量分析和评估0~500 cm土壤水分和干燥化效应.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加深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耗水最大位于60~220 cm部位土层.(2)不同立地条件下枣林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不同坡位下阳坡坡底(9.10%)显著高于阳坡坡中(6.08%)和坡顶(6.68%),不同坡向下阴坡(9.86%)显著高于阳坡.(3)土壤干燥化强度指标大小为:阳坡坡中(76.38%)>坡顶(67.63%)>阳坡坡底(26.50%)>阴坡坡中(25.63%).本文认为阳坡坡底和阴坡坡中位置适合枣树自然生长,而阳坡坡中和坡顶位置应该减小种植密度,且辅以合理的管理经营.
2021年04期 v.38 481-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3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79 ]
- 曾明伍;孙振业;朱卫军;李松林;
文章研究不同尾缘厚度对翼型气动噪声的影响.选取DU 93-W-210和DU 97-W-300翼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FOIL计算翼型的气动数据,并结合半经验模型模拟翼型气动噪声特性.通过改变翼型的尾缘厚度,研究尾缘厚度对气动特性和声压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缘增厚对较大厚度的DU 97-W-300翼型升阻比的影响较小,而对较薄的DU93-W-210翼型的影响明显.和较薄翼型相比,较厚翼型的尾缘厚度增加导致的声压级相对变化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尾缘增厚会导致声压级先增加后降低,应严格控制较薄翼型的尾缘厚度;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较厚翼型的尾缘厚度,可以获得较大的结构性能提升而损失较小的升阻比,并获得较低的噪声水平.
2021年04期 v.38 490-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5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7 ] - 李过;孙耀宁;王国建;
为探究玻璃纤维增强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基复合材料(GF/EVE)在120℃高温环境下不同老化时间后的低速冲击特性,采用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和低速冲击试验,基于扫描电镜(SEM)、红外测试(FTIR)和XPS表征手段研究了GF/EVE复合材料的老化机制.研究发现:树脂基体发生了热氧老化降解;高温老化造成树脂分子链的断裂,树脂交联密度降低,导致树脂初始分解温度下降;其次随老化时间增加试样冲击凹坑深度逐渐增大;同时测得了不同老化时间下不同冲击能量的冲击载荷-时间曲线,发现GF/EVE试样所承受的最大冲击载荷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并且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大,同等老化条件下试样所承受的最大冲击载荷增大.
2021年04期 v.38 499-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90 ] - 侯阳;李雪芝;周建平;王恪典;
为优化X80管线钢MIG焊的工艺参数,对MIG焊过程中的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坡口间隙四个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以焊接接头应力峰值为评价指标,使用极差分析方法,获得了最优的工艺参数.借助ANSYS软件对最优的工艺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应力峰值在接头处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极差分析法能有效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且焊接速度是接头处应力峰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电弧电压、焊接电流、坡口间隙.研究结果为优化X80管线钢焊接工艺、有效减小焊后应力峰值提供了参考.
2021年04期 v.38 507-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25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