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0, v.37;No.159(03) 362-369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Past Issu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Xinjiang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田玉霞;谢霞;田晓霞;

摘要(Abstract):

本文首先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新疆1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类型结构分析,然后运用ArcGIS10.3空间分析工具中的核密度、变异系数等方法,对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最后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果: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九大类型,以传统音乐、传统技艺和民俗为主,没有传统戏剧.空间分布呈现为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喀什地区和乌鲁木齐市为主的集聚,区域差异明显;由变异系数得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离散程度高,无明显集聚.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在湖泊水系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分布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在地形地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分布于平原和盆地周边,总体呈现为绿洲集聚、山区零散分布的格局.人文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分布在各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旅游资源上,A级旅游景区多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也多;在人文社会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人口规模有关,与经济水平和区域面积关系不大.

关键词(KeyWords):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机制、模式与路径”(19XMZ077)

作者(Authors): 田玉霞;谢霞;田晓霞;

DOI: 10.13568/j.cnki.651094.651316.2019.12.18.0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